切尔诺贝利的悲鸣

看完了切尔诺贝利的美剧后感觉就像流水作业一样,虽然制作的很精美但是电视剧里面只是叙述切尔诺贝利灾难的过程。并没有更深入的还原灾难后的细节。所以就搜索了一下就看到有人推荐这本切尔诺贝利的悲鸣。话说这书定价42元,但是可以说已经绝版了。我再各大书城搜索价格都是翻了五倍,无奈囊肿羞涩最后淘宝购入扫描印刷版。这本书刚好弥补了美剧中的一些缺失。

开头以历史背景简单的回溯切尔诺贝利事件的过程和造成的伤害,作者花了三年多的时间去一一寻找那些切尔诺贝利事件的亲历者或他们的遗孀。从这些普通人的讲述中,我们拼出了一幅或许是最接近真相的图景。这幅图景不同于那些充斥着冰冷数字却又出于某种秘而不宣的理由被雪藏的科学报告,也不同于当时苏联新闻里的那些宏大而虚假的宣传。而与此同时,这些普通人的真情实感、最不起眼的回忆和细节,以及他们生活的终结与继续,也在不经意间透露出了比真相更多也更意味深长的内容。翻看每一页都是一个悲惨的故事。
以下文字摘抄自【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中一些章节

当我们谈论过去或未来的时候,我们会将自己对时代的认知带入其中,但切尔诺贝利不仅是一个时代的灾难,散布于我们地球上的放射性核素,还将存留五十年,一百年,一万年,甚至更长时间……从人类生命的角度说,它是永恒的。我们该怎样理解它?我们可能破解我们尚不可知的恐惧的含义吗?

今天白俄罗斯人犹如活着的“黑匣子”,记录着未来的信息,为所有人。

我们进入了不透明的世界,在那里,恶不再向人们解释什么,不暴露自己,也不循规蹈矩。

两种灾难合并在一起:社会的——苏联就在我们眼前崩溃,庞大的社会主义大陆沉入水底;还有宇宙的——切尔诺贝利。

隔离区,是独立的世界……科幻作家开始杜撰它的故事,但是文学在现实面前退却了。我们已经不可能像契科夫的主人公那样相信,人类社会在一百年之后是美好的了。我们失去这样的未来。

我给你讲个笑话……政府出台给切尔诺贝利人的优待政策:给生活在距离电站二十公里的人的姓名前面加一个字“冯”(德语Von,表示贵族身份);对生活在距离电站十公里的人,要称呼“殿下”;对生活在电站近旁的人,要称呼“阁下”。我们就是这样生活的,殿下……哈——哈——哈……

我从阿富汗回来,我知道自己活下来了!而在切尔诺贝利,一切都相反:在你回家后,才被慢慢地杀死。

世界分裂了:有我们——切尔诺贝利人,还有你们,其他所有人。您发现了吗?我们这里没人强调,我是白俄罗斯人,我是乌克兰人,我是俄罗斯人……大家都称自己是切尔诺贝利人。“我们——来自切尔诺贝利。”“我是切尔诺贝利人。”我们就像一个单独的人群……一个全新的民族……

森林里的动物也患上了放射病。它们忧郁地四处流浪,眼睛里满是悲伤。猎人们也感到害怕,不忍心对它们开枪。野兽不再害怕人类。狐狸和狼会跑来村里,和孩子们一起玩耍。

如果一个人对理性不再抱有信心,那么恐惧就在他的思维里安了家,就像与野兽为邻,就像怪物爬到了身上……

所有人都习惯对我们使用这样的称呼:“切尔诺贝利人”、“切尔诺贝利儿童”、“切尔诺贝利移民”……切尔诺贝利……现在就是我们全部生活的前缀。

我们是唯物主义的囚徒,唯物主义的物质世界限制了我们,而切尔诺贝利通往无限。

人类发明了技术,但并没有做好全部准备,他们与技术并不匹配。能把一支手枪交到孩子手里吗?我们就是那些疯狂的孩子。

切尔诺贝利作为一个哲学理念,等待我们去理解。这是被铁丝网隔开的两个国家:一个是隔离区,另一个是其他地区。

切尔诺贝利是最可怕的战争,你无处可躲,地下、水里、空中都躲不掉。

相关推荐
python ERROR: Command errored out with exit status 1:
Windows Server 2016 搭建 SMB 共享文件
Windows Server 2019 域环境搭建 SMB 共享文件服务
Parallels Desktop 15.1.3